| |
| 制度变革与经济发展背景下的通货膨胀和农产品价格 |
| 郭晓鸣; 雷晓明 |
| 1997(3) [摘要(874)] [PDF 186.59 K (934)] |
| |
| 关于民营经济几个问题的思考 |
| 李建兰 |
| 1997(3) [摘要(811)] [PDF 171.92 K (887)] |
| |
| 试论中国国有资产管理体制设计的一般条件 |
| 墨通·墨尔生 |
| 1997(3) [摘要(846)] [PDF 131.92 K (965)] |
| |
| 邓小平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对传统理论的双重突破和发展 |
| 文大会 |
| 1997(3) [摘要(789)] [PDF 192.78 K (1117)] |
| |
| 从“三元价值论”到“信息增值论”──试论坚持和发展马克思劳动价值论的现代科学途径 |
| 方军雄; 郭元珍; 刘粤生 |
| 1997(3) [摘要(782)] [PDF 154.46 K (908)] |
| |
| 论所谓“物化劳动创造价值”与“物化劳动的二重性”问题──与钱伯海先生商榷 |
| 李善明 |
| 1997(3) [摘要(741)] [PDF 217.83 K (1039)] |
| |
| 试论清末的中外合资公司 |
| 李玉 |
| 1997(3) [摘要(760)] [PDF 288.47 K (914)] |
| |
| 阶段性与过渡性──关于商品经济发展与中国资本主义萌芽相互关系的一点思考 |
| 李正雄 |
| 1997(3) [摘要(787)] [PDF 125.62 K (1063)] |
| |
| 本世纪末社会主义的走势 |
| 陈立旭 |
| 1997(3) [摘要(807)] [PDF 164.80 K (936)] |
| |
| 从毛泽东和平统一祖国的探索到邓小平“一国两制”的独创性构想 |
| 张星炜 |
| 1997(3) [摘要(781)] [PDF 202.87 K (1011)] |
| |
| 试论当代中国社会阶层分化的意义 |
| 张世良 |
| 1997(3) [摘要(836)] [PDF 135.97 K (887)] |
| |
| 论直觉的创造认识论意义 |
| 胡敏中 |
| 1997(3) [摘要(913)] [PDF 231.97 K (944)] |
| |
| 合理性研究:当代哲学应有的理论视野 |
| 郑文先 |
| 1997(3) [摘要(773)] [PDF 283.05 K (836)] |
| |
| 彝族女性悲剧人物谱──阿蕾小说创作论 |
| 徐其超 |
| 1997(3) [摘要(890)] [PDF 276.16 K (1251)] |
| |
| 论枚乘《七发》的命意、师承及对后世的影响 |
| 徐明 |
| 1997(3) [摘要(752)] [PDF 235.92 K (1417)] |
| |
| 当代影视难以表达的亨利·詹姆士 |
| 洛拉·米勒;黄小淳 |
| 1997(3) [摘要(821)] [PDF 151.20 K (962)] |
| |
| 郑玄的方言研究 |
| 李恕豪 |
| 1997(3) [摘要(729)] [PDF 175.85 K (960)] |
| |
| 论《文心雕龙》的语言思想 |
| 王启涛 |
| 1997(3) [摘要(786)] [PDF 251.52 K (1256)] |
| |
| 语义系统简论 |
| 涂德钧 |
| 1997(3) [摘要(768)] [PDF 176.92 K (1132)] |
| |
| 论中国共产党对孙中山的真诚帮助 |
| 李殿元 |
| 1997(3) [摘要(729)] [PDF 234.33 K (995)] |
| |
| 理论联系实际是中国革命史课程的内在要求 |
| 胡占君 |
| 1997(3) [摘要(817)] [PDF 85.13 K (1061)] |
| |
| 日本对毛泽东哲学著作研究观点概述 |
| 徐黎 |
| 1997(3) [摘要(776)] [PDF 229.28 K (1124)] |
| |
| 研究邓小平理论 把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推向前进──四川省社科界学习悼念邓小平同志文献座谈会综述 |
| 星炜; 安田 |
| 1997(3) [摘要(720)] [PDF 198.47 K (869)] |
|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