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16年第5期目录

   
浏览其它刊期:  
  

专题 中国语境中的协商政治

中国的协商政治传统——基于儒学的视角
  何包钢,任锋,谈火生,姚中秋,苏鹏辉
  2016(5):1-18 [摘要(1720)]  [PDF 459.99 K (1863)]
  
协商民主与群众路线的交融:一个理论建构
  李笑宇
  2016(5):19-24 [摘要(1761)]  [PDF 285.15 K (1739)]
  

封二、封三

“重走蜀身毒道”系列之五:仁者乐山,义者宜宾
  段渝,李竞恒
  2016(5):封二-封三 [摘要(1814)]  [PDF 10.84 M (2171)]
  

马克思主义研究

马克思和恩格斯“社会”理论的当代意义
  董金柱
  2016(5):25-30 [摘要(1554)]  [PDF 270.61 K (1731)]
  
资本积累与合法性——资本主义福利国家的双重矛盾性功能
  舒建华
  2016(5):31-36 [摘要(1659)]  [PDF 268.14 K (1716)]
  

新儒学

以道驭器——《论语·公冶长》绎读
  曾维术
  2016(5):37-42 [摘要(1837)]  [PDF 379.48 K (2045)]
  
以“敬畏为阶”谈儒家“存而不论”的意义世界
  朱锋刚
  2016(5):43-51 [摘要(1635)]  [PDF 439.91 K (1746)]
  
晚清理学复兴的经世意蕴
  张舒
  2016(5):52-58 [摘要(1485)]  [PDF 353.57 K (1789)]
  

思想空间

论公共天下主义:概念体系与理论框架
  保建云
  2016(5):59-67 [摘要(1624)]  [PDF 676.63 K (1680)]
  
试论罗马共和的混合政制遗产
  陶焘
  2016(5):68-76 [摘要(1639)]  [PDF 354.46 K (1707)]
  
现代社会之前的法律与政治关系及其内在困境
  瞿郑龙
  2016(5):77-92 [摘要(1561)]  [PDF 508.08 K (1609)]
  
倒错:齐泽克的法罪辩证观
  陈剑
  2016(5):93-100 [摘要(2582)]  [PDF 463.62 K (4623)]
  

中国视点

美国财政与货币政策对我国的外溢效应及其应对
  黄晶
  2016(5):101-113 [摘要(1501)]  [PDF 1.10 M (1697)]
  
香港本土主义的内在逻辑与历史演变
  冯庆想
  2016(5):114-119 [摘要(1662)]  [PDF 307.18 K (2304)]
  
群体性事件中民众抗争行为的微观解构:一个交易成本政治学视角
  林民望
  2016(5):120-126 [摘要(1970)]  [PDF 455.11 K (1646)]
  
转型社会中的法律与家庭——以中国乡村社会中的妇女自杀为例
  赵刘洋
  2016(5):127-138 [摘要(1684)]  [PDF 477.91 K (1686)]
  

文化广角

女性主体性建构的多重身份及修辞策略
  李有亮
  2016(5):139-144 [摘要(1587)]  [PDF 332.58 K (2044)]
  
中国革命叙事的反思与重构
  罗贵榕
  2016(5):145-152 [摘要(1601)]  [PDF 371.64 K (1681)]
  

访谈

访王晓波教授:台湾保钓运动与台湾大学哲学系事件
  王晓波,干春松,杨澜洁
  2016(5):153-160 [摘要(1778)]  [PDF 340.08 K (1939)]