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17年第2期目录

   
浏览其它刊期:  
  

马克思主义研究

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的“整体主义”
  王生升
  2017(2):1-5 [摘要(1357)]  [PDF 241.91 K (1184)]
  

“女性话语权与主体构建”专题

老妪无所依:女性主义的年龄歧视成因分析
  崔恩昊
  2017(2):6-13 [摘要(1293)]  [PDF 372.15 K (1305)]
  
“她们为何不说话?”——论协商团体中的女性参与困境及对策
  徐兰兰
  2017(2):14-22 [摘要(1374)]  [PDF 336.81 K (1037)]
  
流动空间中青年女性的主体构建与抗争策略——以花木兰形象的文本认同为线索
  罗晓东
  2017(2):23-31 [摘要(1179)]  [PDF 355.23 K (1142)]
  

儒学研究

儒家教化观本义及其与当代公共管理的共鸣
  王玲
  2017(2):32-38 [摘要(1154)]  [PDF 376.56 K (1184)]
  
“家”的法哲学建构何以可能?
  彭卫民
  2017(2):39-49 [摘要(1443)]  [PDF 446.06 K (1140)]
  
论古今视域转换下的“人禽之辨”——理解现代人性危机的一个新视点
  栾俊
  2017(2):50-59 [摘要(1341)]  [PDF 393.92 K (1430)]
  

思想空间

城市社会学研究需要何种理论基础?
  唐代兴
  2017(2):60-69 [摘要(1114)]  [PDF 585.45 K (1102)]
  
从历史传说到历史传奇:重新认识先秦时期成都的都城历史地位
  何一民,陆雨思
  2017(2):70-81 [摘要(1188)]  [PDF 384.65 K (1316)]
  
为劳动恢复名誉:现代乌托邦共同体的理论抱负
  高信奇
  2017(2):82-89 [摘要(1147)]  [PDF 350.91 K (1054)]
  
制度是如何形成的——从“阴间审判”在我国古代社会治理中的角色谈起
  马力路遥
  2017(2):90-97 [摘要(1156)]  [PDF 394.46 K (1196)]
  

中国视点

共享型领导对员工进谏行为影响研究——基于权力距离的调节作用
  苏屹,王发银,张兴国,杨月梅,孔璐璐
  2017(2):98-106 [摘要(1139)]  [PDF 321.18 K (1231)]
  

封二、封三

“四川民族村落田野随笔”系列之二:彝族市集
  刘绍华
  2017(2):封二-封三 [摘要(1290)]  [PDF 661.44 K (1018)]
  

中国视点

权威重塑与组织转型:外生性民间组织日常化运作的路径探究——基于豫东孟村老年人协会的实证分析
  张贯磊
  2017(2):107-114 [摘要(1182)]  [PDF 362.95 K (1075)]
  
公立医院的运行逻辑与法理定位
  胡国梁
  2017(2):115-124 [摘要(1181)]  [PDF 359.13 K (1137)]
  

文化广角

表演的惯习:广场舞群体的生活方式变迁与自我呈现
  杨君,诸秋纯
  2017(2):125-132 [摘要(1294)]  [PDF 360.63 K (1263)]
  
网络情感是如何极化的?——一个情感社会学的视角
  田林楠
  2017(2):133-141 [摘要(1253)]  [PDF 372.50 K (2295)]
  

学术批评

被误读的与被误解的:中国语境中的伯林
  马华灵
  2017(2):142-150 [摘要(1950)]  [PDF 308.02 K (1408)]
  
从儒家知识理念看西方文学理论的阐释误区——对“强制阐释”现象的另一种反思
  孙易君,孟庆雷
  2017(2):151-159 [摘要(1172)]  [PDF 351.18 K (1227)]